2025年休赛期,火箭队接连做出重磅操作。先是以3年2110万美元签回旧将卡佩拉,却让他面临申京、亚当斯双重挤压,沦为三号中锋;后又引进杜兰特,这位手握四届得分王、两枚总冠军戒指的巨星,竟公开喊话要冲击生涯首个最佳防守阵容,引发球迷热议。
网友评论炸开了锅。有人直言:“火箭这是怀旧过头了吧?申京亚当斯都是当打之年,卡佩拉回来场均15分钟都悬,薪资空间不浪费吗?”也有人力挺杜兰特:“他防守真被低估了,上次看他防东契奇那球,臂展直接罩住整个突破路线,就是以前进攻端消耗太大了。”
先说说火箭签卡佩拉这事儿。表面看是“情怀牌”,实则藏着管理层的精明算计。卡佩拉剩余3年合同年均700万,在薪资爆炸的NBA属于“性价比合同”。他的篮板率(上赛季15.2%)和挡拆顺下终结效率(生涯65.3%命中率)仍是即战力,万一申京或亚当斯受伤,他能顶上来;就算健康,这份合同明年夏天也能当筹码换选秀权。但别幻想他重现“饼皇”荣光了——31岁的他横移速度比巅峰期慢了0.3秒,上赛季在老鹰防守效率已跌到联盟第112位,乌度卡教练不可能给他打乱现有双塔体系的机会。
再看杜兰特冲击最佳防守阵容这事儿,难就难在“实力”和“标准”两重坎。先说实力,他生涯防守正负值最高2.2(2016-17赛季),连同时期小前锋位置的莱昂纳德(4.8)、乔治(3.5)零头都够不上。场均盖帽最高1.9次,抢断1.4次,从未摸到过2.0的门槛。再说标准,最佳防守阵容评选向来重“存在感”:戈贝尔靠护框数据刷屏,斯玛特靠拼命抢断吸睛,而杜兰特的防守更像“隐形盾”——弱侧协防封盖、追身大帽,但这些镜头不够密集,媒体投票时容易被忽略。
不过今年机会确实特殊。火箭新赛季防守体系是“无限换防+协防网络”,阿门·汤普森、伊森这些防守尖兵能替他扛住对方箭头人物,让他专注于最擅长的弱侧协防。就像2020年的浓眉,在湖人有詹姆斯、霍华德分担防守压力,才首次入选一防。杜兰特若能把场均盖帽提升到1.8次,防守效率压进联盟前20,未必没机会冲击三阵。
但最大的坎还是“偏见”。球迷提到杜兰特,第一反应永远是“得分机器”,防守标签太淡。就像当年纳什,生涯助攻王却总被说“防守漏勺”,直到30岁才靠太阳体系证明自己。杜兰特想打破偏见,光靠数据不够,得用关键防守回合说话——比如季后赛关键时刻封盖对手绝杀,或者连续两场防得对方核心得分减半,这样才能让评委记住:他不只是得分手。
火箭签卡佩拉是理性的“备胎计划”,杜兰特冲防守阵容是不服输的“自我较劲”。一个是现实的生存策略,一个是理想的荣誉追逐。你觉得卡佩拉能在火箭找到价值吗?杜兰特这次能撕掉“防守短板”标签吗?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。
编辑:李慧
一审:李慧
二审:汤世明
三审:王超
*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,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。